踏入3月,驚蟄將至,天氣回暖,春濕來襲,尤其香港在海邊,濕氣更重,以致大家成日昏沉沉提不起精神。
中醫角度指,一旦人體濕氣太重,便會容易出現疲乏、沒精打釆,甚至水腫等情況。經常吃用去水腫食物,是既溫和又養生的去濕消水腫方法,一方面加強脾胃功能和肝氣疏泄的正常運作,另一方面戒生冷食物和飲品,也不要吃得太甜,減少濕氣積聚於脾胃的機會。 以下介紹 5 大祛濕食物俾你認識!
See detail
1. 赤小豆比紅豆更祛濕
外型與紅豆相似,但較為細長,去濕效果較紅豆佳,性味甘偏涼,能健脾利水,解毒消腫。
適合:肥胖型水腫、腸脹腹瀉人士。
食用方式:赤小豆的皮較硬,煮的過程需時較久,因為赤小豆偏涼,為避免寒涼,可加入桂圓、紅棗、薑片去寒,以煲出的赤小豆水代水飲用。
See detail
2. 生薑加紅茶祛濕氣
生薑(嫩薑)較老薑溫和,吃了不會熱氣,利濕效果也比老薑好。薑可以驅趕寒氣,透過發汗祛濕。
適合:寒涼底的女生,或是長期喝凍飲,體內寒濕的人。
食用方法:生薑紅茶,將生薑切2至3片,連皮一起利水效果更好,加入紅茶茶包,有效禦寒去濕氣。
3. 栗米鬚利水
栗米粒濕熱,不過栗米鬚、栗米皮和粟米心卻有利尿清熱、消暑、祛濕的作用。栗米鬚屬於性味甘平,可健脾開胃、利水通淋。
適合:痛風、糖尿病患者、小便偏黃者。
食用方式:栗米鬚或心煲湯飲。
See detail
4. 薏米水久服輕身益氣
生薏米可消腫、清熱排膿,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久服可輕身益氣。體質虛寒的人一周1至2次即可,便秘者及孕婦也應該避免。
適合:脾虛泄瀉、水腫、風濕人士。
食用方式:煲薏米水急救去水腫,亦可加入茯苓、白术、淮山等煲清補涼湯。
5. 黑豆對付浮腫
黑豆性味甘平,補腎益陰、健脾去濕。
適用:身面浮腫人士。
食用方法:黑豆2両煲湯或煲水代茶。坊間湯水有用黑豆煲豬心,可輔助食療老人腳氣病所導致的腳部浮腫噁心頭痛。
6. 嚴浩推綠豆減輕濕疹
屬性:性涼、味甘、清熱解毒、消暑除煩、止渴健胃。
適用:祛濕止癢、紓緩濕疹痛癢。
食用方法:嚴浩曾在《嚴選秘方》之中提供改善小兒濕疹的食療偏方。 將綠豆、百合各30克,按平常煮湯方法煮熟,連渣帶湯一起飲用,可有效減輕濕疹痛癢症狀。
除了煮綠豆湯或蓮藕湯之外,加這些利濕食材加入主食之中,像是煮米食加入米量十分之一的綠豆或薏仁、增加米飯口感,同時做到去濕效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. Kansa Wand 印度美摩杖
Kansa Wand 其實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,那時候的印度阿育吠陀療法師已經會使用,它可以吸掉過多的酸性並平衡pH值,因此當使用Kansa Wand作臉部按摩時,不時會發現臉上浮現黑灰色的沉積物,那都是按摩杖在為肌膚排毒,從臉部吸出的酸性物質,用後會發現肌膚變得更緊緻、有光澤,而且可以淡化細紋,並去水腫回復臉部線條呢。
8 ) RESTORE
#Miranda Kerr 大力推薦的排毒瘦身飲品之一 ChlorophyII Liquid, 名模 Miranda Kerr 在 14歲就開始飲料 ChlorophyII Liquid 葉綠素相關飲品。
清體排毒,調節腸胃,改變酸性體質,改善造血功能,提供維生素,美容養顏,比吃 青菜還要管用,特別適合易上火、便祕、濕氣重的人羣,痘痘、口氣、體味一掃空,暗瘡、色斑、便祕有特效。